31. 下列关于施工进度计划的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 施工方所编制的与施工进度有关的计划只包括施工企业的施工生产计划
B.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属企业计划的范畴
C. 施工企业的施工生产计划,属工程项目管理的范畴
D. 施工企业的施工生产计划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虽属两个不同系统的计划,但是,两者是紧密相关的
【答案】D
【解析】施工方所编制的与施工进度有关的计划包括施工企业的施工生产计划和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即A错误;施工企业的施工生产计划,属企业计划的范畴;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属工程项目管理的范畴,即BC说反了。
32. 工程项目的月度施工计划和旬施工作业计划属于()。
A.控制性
B.指导性
C.实施性
D.竞争性
【答案】C
【解析】项目施工的月度施工计划和旬施工作业计划是用于直接组织施工作业的计划,它是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
33. 下列关于横道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难以适应较大的进度计划系统
B. 横道图无法表达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C. 可以确定横道图计划的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
D. 横道图计划适用于大的进度计划系统
【答案】A
【解析】横道图计划表中的进度线(横道)与时间坐标相对应,这种表达方式较直观,易看懂计划编制的意图。但是,横道图进度计划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1)工序(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设法表达,但不易表达清楚;
(2)适用于手工编制计划;
(3)没有通过严谨的进度计划时间参数计算,不能确定计划的关键工作、关键路线与时差;
(4)计划调整只能用手工方式进行,其工作量较大;
(5)难以适应较大的进度计划系统。
34. 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其中工作E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为( )。
A.3和5 B.3和6 C.4和5 D.4和6
【答案】C
【解析】最早开始时间=各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h-i的最大值。E紧前工作为A、B、C,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3、2、4,因此E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4;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最迟完成时间减去其持续时间:LFi-j=LFi-j—Di-j ,E工作的紧后工作为G、H、I,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9、10、8,则E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min{9-3,10-3,8-3}=5。即C正确。
35.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该计划表明( )。
A. 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2天
B. 工作H为关键工作
C. 工作H的总时差为零
D. 工作B的总时差为2天
【答案】A
【解析】双代号时标网络图中,波形线代表自由时差,则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2天,即A正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中,没有波形线的通路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为:A-D-G-I,只有1条;H工作不在关键线路上,因此H不为关键工作,即B错误;工作H的总时差为1天,即C错误;B工作的总时差为1天,即D错误。
36.下列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有( )条。
A.5 B.4 C.3 D.2
【答案】C
【解析】双代号时标网络图中,没有波形线的通路即关键线路。关键线路分别为:A-B-E-I-K;
A-B-G-I-K;A-C-G-I-K。即关键线路有3条。
37. 下列不属于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内容的是( )。
A. 工程量
B. 工程质量
C. 工作关系
D. 必要目标
【答案】B
【解析】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工程量的调整;
②工作(工序)起止时间的调整;
③工作关系的调整;
④资源提供条件的调整;
⑤必要目标的调整。
38. 下列施工进度控制措施中,属于技术措施的是( )。
A.编制进度控制工作流程
B.优选施工方案
C.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D.进行进度控制的会议组织设计
【答案】B
【解析】AD属于组织措施;C属于管理措施。
39. 下列关于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对从事施工活动的人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必要的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行见证取样制度
B.实行专项施工论证方案制度
C.实行职业资格注册制度
D.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答案】C
【解析】我国实行的执业资格注册制度和管理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从事施工活动的人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必要的控制。
40. 下列关于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A. 施工质量控制中,必须强调过程控制,及时做好检查、签证记录
B. 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工序衔接多、中间交接多、隐蔽工程多,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过程性和隐蔽性
C. 施工质量主要依靠对工程实体的终检来判断是否合格
D. 要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必须对地质、水文、气象和周边环境等自然条件因素,勘察、设计、材料、机械、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以及管理制度、办法等人为的技术管理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答案】C
【解析】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1)需要控制的因素多。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地质、水文、气象和周边环境等自然条件因素,勘察、设计、材料、机械、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以及管理制度、办法等人为的技术管理因素。要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必须对所有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即D正确;
(2)控制的难度大。由于建筑产品的单件性和施工生产的流动性,不具有一般工业产品生产常有的固定的生产流水线、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没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等条件,不能进行标准化施工,施工质量容易产生波动;而且施工场面大、人员多、工序多、关系复杂、作业环境差,都加大了质量控制的难度。
(3)过程控制要求高。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工序衔接多、中间交接多、隐蔽工程多,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过程性和隐蔽性。即B正确;
因此,在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必须强调过程控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及时做好检查、签证记录,为证明施工质量提供必要的证据。即A正确;
(4)终检局限大。由于前面所述原因,工程项目建成以后不能像一般工业产品那样,可以依靠终检来判断和控制产品的质量;也不可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将其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质量、更换不合格的零部件。工程项目的终检(竣工验收)只能从表面进行检查,难以发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又被隐蔽了的质量隐患,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果在终检时才发现严重质量问题,要整改也很难,如果不得不推倒重建,必然导致重大损失。即C错误。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