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21.ABC
【解析】此题主要要求考生掌握竣工测量方面的知识。教材表述桥梁竣工后,为检查墩、台的各部尺寸、平面位置及高程正确与否,并为竣工资料提供数据,需进行竣工测量。竣工测量的主要内容有:测定墩距;丈量墩、台各部尺寸;测定支承垫石顶面的高程。竣工测量结果应编写出墩、台中心距离表,墩、台顶水准点及垫石高程表和墩、台竣工平面图。解题思路是根据以上内容对五个选项进行对照判定,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五个选项中DE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ABC”。
22.CE
【解析】此题主要要求考生掌握影响硬化混凝土质量主要因素的知识。根据教材表述,硬化混凝土抗渗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的水灰比;骨料级配也是影响混凝土抗渗性的重要因素。解题思路是根据以上内容对五个选项进行对照判定,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五个选项中A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CE”。
23.CD
【解析】此题主要要求考生掌握路基沉降观测方面的知识。教材表述路基沉降观测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路基典型断面处埋设沉降观测板及观测杆,在隔离护管的隔离下,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沉降杆的高程,并推断沉降板的下沉。以此作为分析路基的稳定状况的基础数据。根据以上内容对五个选项进行分析,选项A是统称,肯定不是正确答案。选项B.骑马桩是护桩中最常见的一种护桩手段,也不是正确答案。C和D符合题干的本意,是正确答案。选项E.声测管是灌注桩进行超声检测法时探头进入桩身内部的通道,不是正确选项。
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CD”。
24.ABDE
【解析】此题主要要求考生熟悉钻孔桩混凝土灌注流程,需要一定的现场实践经验。钻孔桩混凝土灌注流程主要包括:沉渣厚度测量、钢筋笼吊放、导管安装、二次清孔、水下混凝土的浇筑、导管拔出、桩顶标高控制。解题的思路是寻找干扰项,从五个选项与以上内容对比可以看出,选项B.混凝土运输是干扰项,理由它是混凝土灌注的辅助工作,其他四个选项属混凝土灌注工作流程,是正确选项。
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ABDE”。
25.BCE
【解析】此题主要要求考生熟悉土质隧道开挖施工原则,需要一定的现场实践经验。对黄土隧道施工的经验是:针对不同的围岩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中应严格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速反馈”的原则,做好防排水,预防为主,消除潜在隐患。解题的思路是寻找干扰项,从五个选项与以上内容对比可以看出,选项A.早锚杆是干扰项,理由是对于黄土隧道锚杆施工不是主要控制隧道变形的手段,选项D.快排水是干扰项,理由是针对黄土隧道渗水量一般较少不是主要控制工作,其他三个选项属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正确选项。
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BCE”。
26.BE
【解析】此题主要要求考生熟悉路基碾压质量检测方法。铁路路基的检测一般采用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法,按照规范要求检测路基的压实度,对大颗粒填料优先采用K30荷载板的检测方案。选项A的方法适合填石路基,不是正确答案;选项C是检验地基的方法,也不是正确答案,选项D是编制出来的干扰项;选项8和E是常规的路基密实度检测方法,符合题意,是正确答案。
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BE”。
27.BD
【解析】此题主要要求考生熟悉临近营业线施工相关规定。临近营业线施工纳入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范畴。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工程施工,列为A类施工;可能因翻塌、坠落等意外而危及营业线行车安全的工程施工,列为B类施工;可能影响铁路路基稳定、行车设备使用安全的施工,列为C类施工。根据以上规定对五个选项进行判定,选项A、C、E属于A类施工,选项B、D属于C类施工。
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BD”。
28.ACD
【解析】此题主要要求考生熟悉墩台模板安全性指标。模板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保证模型的形状不发生大的变化,其措施一是加强模板自身的强度和刚度,另外的重要措施是安装内拉杆和外支撑,其目的是抵抗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保证其稳定性。解题的思路是寻找干扰项,从五个选项与以上内容对比可以看出,选项B.柔度、E.密度是干扰项,理由是柔度和密度都是和模板使用材料相关联的指标,不属于模板安全性指标;其他三个选项属模板安全性指标,是正确选项。
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ACD”。
29.ABCD
【解析】此题主要要求考生熟悉铁路道岔类型。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轨道时的线路设备,是铁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用途和平面形状,道岔分为普通单开道岔、单开对称道岔、三开道岔、交叉渡线、交分道岔等。解题的思路是根据以上内容寻找干扰项,从五个选项与以上内容对比可以看出,选项E.立式道岔是干扰项,理由是没有立式道岔,只有立式道岔扳道器,其他四个选项是正确选项。
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ABCD”。
30.ACDE
【解析】此题主要要求考生熟悉铁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构成。施工机械台班费用由不变费用和可变费用组成。不变费用包括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装拆卸费等;可变费用包括机上人员人工费、动力燃料费、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解题的思路是根据以上内容寻找干扰项,从五个选项与以上内容对比可以看出,选项B.检验试验费是干扰项,理由是检验试验费是材料费包含内容,其他四个选项是正确选项。
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ACDE”。
三、案例分析题
(一)
1.【参考答案】包心路堤的填筑方法是:在填筑包心路堤时,应将渗水性能弱的黏土填筑在堤心,渗水性能强的砂砾填筑在路堤两侧。(碾压时填料的含水量应严格控制,其施工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3%~+2%范围以内。)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察路基质量控制方面的知识,涉及铁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检验的相关规定。包心路堤填筑是将透水性弱的土包住,以便路基的排水。若将透水性材料包在中间,则在路基中间形成水囊,对路基的危害大。
2.【参考答案】本段路堤至少要划分5个检验批。理由是:根据规范要求,单线铁路一般路堤填筑每个检验批≤300m,本段是1250m,故至少要划分5个检验批。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察路基质量控制方面的内容,涉及铁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检验的相关规定。路基检验批的划分要严格按规范进行,检验频次要符合规范规定。
3.【参考答案】(1)不妥之处:采用路拌法施工不妥,每层填筑的压实厚度为35cm不妥。正确做法:基床底层的改良土应采用场拌法施工,每层填筑的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
(2)不妥之处:选取长度80m的路段进行工艺性试验不妥。正确做法:应选取不小于100m的路段进行工艺性试验。
(3)不要之处:列出的质量控制内容不全。正确做法:质量控制内容应增加填料的种类、质量。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察路基质量控制方面的内容,涉及铁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检验的相关规定。根据铁路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施工要求,应采用场拌法施工,确保施工质量。路拌法容易出现拌合不匀,在路基顶面和级配碎石之间形成夹层。进行工艺性试验路段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填料的种类、质量是一般路堤填筑中一个很重要的质量控制内容。
(二)
1.【参考答案】(1)在。号桥台扩大基础施工中埋放厚度为不小于120mm的石块不妥,应为厚度不小于150ram。
(2)扩大基础中埋放的石块强度为MU30不妥。应选用抗压强度不小于MU40的片石(根据规范要求,石块的抗压强度不低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1.5倍,而混凝土强度为C25)。
(3)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200mm不妥,应为不小于250mm。
【考点解析】主要考察《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中对大体积混凝土中埋放片石的相关规定。混凝土中掺加片石是施工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容易出现偷工减料、片石摆放不符合规定等现象。
2.【参考答案】主墩深水基础应采用吊箱(或钢吊箱、钢筋混凝土吊箱、钢混结合吊箱)围堰进行施工。
【考点解析】由于主墩是高桩承台且河床处为裸岩,故应采用吊箱围堰。
3.【参考答案】连续梁的0号块和1号块应采用一次性(或整体)浇筑完成。
【考点解析】由于设计要求0号块和1号块均采用托架法施工,然后再在0号和1号块上拼装挂篮,故应将0号块和1号块一次性、整体浇筑。不应分块浇筑。
(三)
1.【参考答案】还可以利用车站A、车站C作为临时停放点。理由是:因为车站D关闭后不能使用,而车站A和车站C在铺架达到前可先进行改建,改建后可作为临时停放点。
【考点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既有线改建施工,需要一定的现场实践经验。既有车站关闭即车站不再使用。既有线在改建中不能中断行车,因此铺架设备等工程列车可利用既有车站进行避让列车。
2.【参考答案】本标段控制性工程有:站场改建和铺架工程。
【考点解析】根据背景资料可知,本标段的路基、桥梁工程量均不大,工期24个月,因此主要是铺架和站改控制工期。
3.【参考答案】工具轨存放区、轨排生产区、存梁区、机修区。
【考点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大型临时工程中铺架基地内应当具备的主要生产区,要求考生有一定现场实践经验。
(四)
1.【参考答案】应采用两个工作面施工。理由是:根据地质情况、工期要求以及铁路双线隧道的进度指标(掘进指标:Ⅲ级围岩100~130m/月,IV级围岩70~95m/月,V级围岩45~60m/月),经计算两个工作面能满足工期要求。一个工作面不能满足要求,三个及以上则需增加投资。
【考点解析】根据铁道部施工组织设计指南中关于隧道进度指标以及经验数据。铁路双线隧道的掘进的进度指标平均为:Ⅲ级围岩100~130m/月,IV级围岩70~95m/月,V级围岩45~60m/月,安排一个工作面则需要31~43个月,安排两个工作面则需要16~22个月。再考虑施工准备及衬砌等,则安排两个工作面能满足工期要求。
2.【参考答案】不妥之处: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24h内向建设单位报告,并通知有关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不妥。
【考点解析】本事故是由于质量不合格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根据《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应当于1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3.【参考答案】应采取的措施是:立即启动项目应急预案,及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报告,当地政府启动应急预案,项目部配合当地政府做好救援行动。同时加强坍塌地段及附近的支护,防止再次坍塌;通过完好的主供风管、主供水管或打入管道向掌子面提供新鲜空气;通过管道向掌子面输送食物和饮料并通过敲击管道或对话等方式安抚被困人员;侧向打洞或从坍方体内掏洞进入掌子面救人。在进行救援通道施工时要加强安全措施,防止发生坍塌。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应急救援方案方面的知识掌握,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现场施工经验。当出现事故后,作为未来的项目经理要知道常规的救援措施。
4.【参考答案】此次事故属于安全一般事故。
【考点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安全事故等级的划分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人员死亡,重伤和直接经济损失。本案例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直接经济损失为675万,在1000万元以下。所以属于安全一般事故。
(五)
1.【参考答案】不合法,因为隧道工程是主体工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允许分包,如自行分包属违法行为。
【考点解析】从背景资料中可以看出,隧道工程是本标段的重点工程,属于不能分包的工程。如需专业分包必须在总包合同中明确。因此自行分包属违法行为。
2.【参考答案】第二阶段,当平行导坑横通道与正洞连通前,采用压入式通风(或混合式通风);第三阶段,当平行导坑横通道与正洞连通后,采用巷道式通风。
【考点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隧道通风方式方面知识的掌握。机械通风方式可分为管道通风和巷道通风两大类。压入式通风能将新鲜空气直接输送至工作面,有利于工作面施工,但污浊空气将流经整个坑道。利用平行导坑作巷道通风,是解决长隧道施工通风的方案之一,其通风效果主要取决于通风管理的好坏。解题思路是根据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通风方式。
3.【参考答案】应选择旋挖钻机。理由是:桥梁位于市区,旋挖钻机更加环保,能减少泥浆用量,减少噪声。
【考点解析】从背景资料看,三种钻机都可以施工,但旋挖钻机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钻进效率高、成桩质量好、环境污染小,能显著地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所以应选择旋挖钻机。
4.【参考答案】采用控制爆破施工。
【考点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邻近营业线的石方爆破施工方案的掌握。由于临近营业线,所以爆破施工要保证营业线安全。控制爆破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严格控制爆炸能量和爆破规模,使爆破的声响、振动、飞石、倾倒方向、破坏区域以及破碎物的散坍范围在规定限度以内,可以满足安全需要,所以应采用控制爆破施工。
5.【参考答案】(1)工序④和工序⑤之间遗漏的工序名称是:换铺长钢轨及回收工具轨。(2)工序⑦和工序⑧之间遗漏的工序名称是:应力放散及无缝线路锁定。
【考点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换铺法施工流程的掌握,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现场实践经验。换铺法施工流程包括:施工准备→摊铺底层道砟→铺设轨排和架梁→初步上砟整道→换铺长钢轨及回收工具轨→机械化上砟整道→单元轨焊接→轨道检测→应力放散及无缝线路锁定→轨道整修及打磨→轨道检测及验收。换铺长钢轨及回收工具轨、应力放散及无缝线路锁定是换铺法施工无缝线路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序。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