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2

2019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练习题(八)

二级建造师 模拟试题 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2018/12/14 15:17:46

11.某住宅楼位于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其室外地面标高为-0.3m,屋面面层标高为24.0m,女儿墙顶标高为25.2m,出屋面楼梯间屋顶最高点标高为26.7m,则该工程的建筑高度为( )m。

A.24.3

C.26.7

B.25.5

D.27.0

【答案】D

【解析】在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的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

12.按照抗震要求,柱的箍筋加密范围的规定正确的是( )。

A.柱端为柱净高的1/6

B.底层柱的下端不大于柱净高的1/3

C.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D.剪跨比大于2的柱取全高

【答案】C

【解析】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

(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由以上可得C正确。

13.多层砌体房屋的地震破坏部位主要是( )。

A.地基部位

B.圈梁部位

C.楼板部位

D.墙身部位

【答案】D

【解析】多层砌体结构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14.下列荷载中,属于偶然荷载的是( )。

A.活动隔墙自重

B.爆炸

C.雪荷载

D.风荷载

【答案】B

【解析】偶然作用:在结构使用年限内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例如:撞击、爆炸、地震作用、龙卷风、火灾等。地震作用和撞击可认为是规定条件下的可变作用,或可认为是偶然作用。故B正确。

15.某厂房在经历强烈地震后,其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性而不发生倒塌,此项功能属于结构的( )。

A.安全性

B.适用性

C.耐久性

D.稳定性

【答案】A

【解析】安全性: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例如,厂房结构平时受自重、吊车、风和积雪等荷载作用时,均应坚固不坏,而在遇到强烈地震、爆炸等偶然事件时,容许有局部的损伤,但应保持结构的整体稳定而不发生倒塌。

16.建筑钢材拉伸试验测得的各项指标中,不包括( )。

A.屈服强度

B.疲劳强度

C.抗拉强度

D.伸长率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建筑材料的题,主要考核建筑钢材力学性能的知识点。此题比较简单。

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其中力学性能是钢材最重要的使用性能,

包括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疲劳性能等。工艺性能表示钢材在各种加工过程中的行为,包

括弯曲性能和焊接性能等。

拉伸性能是反映建筑钢材拉伸性能的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17.下列关于砌体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的拉结钢筋构造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沿竖向每隔400~500mm设拉结钢筋

B.120mm、240mm墙厚设2Φ6拉结筋

C.实心砖墙埋入长度每边不少于500mm

D.多孔砖墙和砌块墙埋入长度每边不小于1000mm

【答案】D

【解析】墙体转角处和从横墙交接处应沿竖向每隔400~500mm设拉结钢筋,其数量为120mm、240mm墙厚设2Φ6拉结筋,厚度大于240mm的墙体平均每120mm墙厚设1根直径6mm的钢筋;或采用焊接钢筋网片,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对实心砖墙每边不少于500mm,对多孔砖墙和砌块墙不小于700mm。故选D。

18.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 )的原则。

A.开槽支撑、先挖后撑、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B.开槽即挖、先挖后撑、一次开挖、严禁开挖

C.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D.开槽支撑、先撑后挖、一次开挖、适当超挖

【答案】C

【解析】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19.下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密度较小

B.热工性能较差

C.干缩值较大

D.容易产生裂缝

【答案】B

【解析】与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相比,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密度较小、热工性能较好,但干缩值较大,使用时更容易产生裂缝,目前主要用于非承重的隔墙和围护墙。

20.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中,属于原材料方面的是( )。

A.搅拌

B.振捣

C.养护的温度

D.水胶比

【答案】D

【解析】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原材料及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原材料方面的因素包括水泥强度与水胶比,骨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外加剂和掺合料;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包括:搅拌与振捣,养护的温度和湿度,龄期。

4页,当前第2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责任编辑: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